9月10日(北京时间)在广东中德工业服务区举行的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对中国制造2025举行了权威解读。他特殊强调了智能对于传统制造业的特殊意义,以及互联网+制造业对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在。
李培根院士提出,我国制造业现在仍是大而不强,且面临着四个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焦点手艺和关jian元器件受制于人;二是产物质量问题突出;三是资源使用效率偏低;四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工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现在,印度、越南、印尼等生长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麋集型工业的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我国制造颐魅正面临来自西欧蓬勃国家和生长中国家的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可是,中国同时具备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与优势由于中国拥有重大的内需市chang,需求是最强盛的生长动力;有天下上最为完整的系统,具备强盛的工业基础;中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生长,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掌握了焦点关jian手艺,具有强盛的手艺基础。
中国拥有难堪的生长机缘。要厥后居上,实现跨越生长,要求并联式的生长历程,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生长,也就是工业2.0、3.0、4.0同步生长。特殊是信息手艺的普遍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历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战略,10年为一个阶段,梯ci推进。第一阶段,2025年中国制造业可进入天下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阶段,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位居第二方阵前线,成为名副着实的制造强国。第三阶段,2045年中国制造业可望进入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体现为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四大转变划分对应四个指导目的,划分为:创新驱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质量为先,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绿色生长,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结构优化,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主线则是将体现信息手艺与制造手艺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做作为以后生长的主线。